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革 >> 博爱民革

高丽娟:京剧缘 两岸情

2022/05/24 来源:

  人物名片:高丽娟,2013年5月加入民革,曾任民革杭州市余杭区基层委员会委员、余杭二支部主委。

  我的父亲是个京剧票友,他一生唯一的爱好就是京剧。父亲玩票,从懵懂少年,一直玩到耄耋老人;从杭嘉湖地区,到华东地区,到北上广。所到之处,广交票友,切磋京剧艺术。父亲曾获全国京剧“和平杯”大赛优秀票友奖,杭嘉湖纪念“两芳”百年诞辰京剧大赛金奖第一名,还有省市区各种奖项无数。因为京剧,父亲不但结交了台湾名票,还为海峡两岸的兄弟圆了寻亲梦,也对促进两岸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刊登在《人民日报》的照片:作者父亲(左)与何津之先生(右)。

  何津之,台湾京剧名票,台湾地区京剧大赛金鼎奖获得者,台湾高雄市一位退役上校军官。1996年夏天,在朋友从祖国大陆带回的《中国京剧》杂志上,何津之先生看到了杭嘉湖京剧名票高韫庄以及杭州余杭的塘栖京剧研究社,立刻想起了已经离别近五十年的舅舅及家人。他清楚地记得舅舅家是杭州塘栖望族姚致和堂的后人。何津之先生连夜修书父亲高韫庄,信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表明身份,同为京剧票友,愿结为好友;二是拜托父亲为其寻找失散多年的舅家后人。一番周折,父亲为何先生找到了两位居住在杭州市区的表弟。得到消息后,何先生立即飞赴杭州,见过亲人后,风尘仆仆来到塘栖面谢父亲。两位京剧名票一见如故,交谈不到十分钟,父亲便操起了京胡,何先生便亮起了嗓子。一曲下来,何先生大喜过望,他盛赞父亲的京胡手音好,尺寸好,戏路宽,“想不到古镇小地方竟出了这样一把京胡”。能得到何先生的赞誉着实不易,何先生年轻时期就拜过名师学京剧,苦学余派和马派戏,也玩了大半辈子的票,孙科先生亦曾给何先生颁奖。那年,何先生在父亲家一住就是半个月。两位老人相见恨晚,天天操琴练嗓切磋,亲如手足。1996年9月27日的《人民日报》图文并茂刊登了《京剧为媒,圆了四十七年寻亲梦》的报道(图片如上)。自此,何先生每年都要来大陆,每次必到父亲家。除了与父亲和他的京剧研究社切磋研究以外,还和父亲一起到杭嘉湖寻求京剧知音。两位老人亲密无间的交往,一直延续到了何先生的暮年。

  萧丽君女士(左)与扮演萧太后的作者父亲(右)

  萧丽君,台湾京剧名票,台湾地区京剧大赛铜鼎奖获得者,一位退休税务官。1949年作为青年学生随当时的“中央财经学院”到台湾后,唯一的业余爱好就是京剧。因为喜欢四季如春的昆明,儿子为她在春城购置了房产。炎炎夏日,萧女士可以到昆明住三四个月,还可以在大陆玩玩票、过过瘾。1997年6月,在浙江舟山市举办的全国20个省市迎香港回归京剧邀请演唱会上,她巧遇了应邀参加演出的我父亲。那次父亲演唱的尚派萧太后的西皮慢板,极其精彩,《中国京剧》杂志还指名评析。萧女士对父亲的演唱佩服得五体投地,主动和父亲交流切磋。在舟山数日后,萧女士向我父亲发出了赴昆明研习京剧的邀请。经过慎重考虑,父亲在母亲的陪伴下踏上了昆明的京剧交流之旅。在昆期间,萧女士邀请当地票友切磋交流,也带父亲去各大京剧票房参加活动。第二年,萧女士如约来到塘栖,随父亲遍访杭嘉湖的京剧票房。当年,塘栖镇政府还为萧女士的到来举办了一场“两岸同胞中秋团圆京剧联谊会”。萧女士的张派唱腔受到本地票友的热烈欢迎。

  许历农先生(中)、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右二)、时任余杭区政协主席阮文静(右一)和塘栖镇京剧票友合影。

  2012年3月初,我接到民革浙江省委会俞建民副主委的电话,询问我父亲的身体状况。得到肯定答复后,俞建民副主委说,明天有一位台湾老将军要到余杭超山赏梅,中午在塘栖古镇就餐,希望父亲能携几位京剧票友徒弟给老将军唱上几曲,那天正好是老将军的95岁生日。第二天,父亲带上爱徒,亲自操琴,两位票友分别演唱了传统戏《金玉奴》、《赵氏孤儿》等选段。刚开腔,便引来了阵阵喝彩和掌声。一曲终了,老先生健步走到父亲身边握手致谢,并说道:“想不到在一个江南古镇,能听到这么纯正的京腔京韵,佩服佩服!谢谢你们,我明年还要再来。”

  这位台湾老将军就是国民党上将、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先生。陪同许历农先生前来塘栖的有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先生、民革浙江省委会副主委俞建民先生、民革杭州市委会主委叶鉴铭先生,还有余杭区政协主席阮文静女士、中共余杭区委统战部部长沈旭微先生、民革余杭支部主委高峰先生等。郑建邦副主席握着父亲的手说:“你们的京胡和唱腔和我们北方的韵味完全一样,拉得好!唱得好!”当父亲从电视新闻里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许历农先生的新闻后,立刻兴奋地打电话给我,与我分享他的喜悦之情。

  父亲与台湾票友的三段京剧情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台湾同胞热爱祖国,也热爱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一家人。两岸关系发展实践证明: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是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

编辑:陈佳妮

要闻速递

更多

地方动态

更多

民革人物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
未经允许不得从本网站转载资料及信息,如获允许后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地址:杭州市密渡桥路51-1号 邮编:310005 联系电话:0571-8705388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79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