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革 >> 民革介绍 >> 下属实体

百 工 要 述

2009/06/23 来源:民革浙江省委员会 王晓红

 

   6月13日是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同时也是首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的日子,杭州作为第一届主场城市,连日来,正为这一展示华夏民族文化遗产的盛会如火如荼地作着各种准备。民革省委会所属浙江省逸仙书画院也赶在节日盛会到来之前,于美丽的西子湖畔省人民大会堂内,举办了一场名为“百工要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术交流活动。
    这次学术活动由书画院名誉院长、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委员、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沈祖安先生主持。民革党员、书画院副院长、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光宇先生作了主题演讲,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主编潘嘉来先生作了题为“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演讲。与会的专家学者也畅谈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感想和建议。会上陈列了诸多民俗、杂项的藏品,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的手工艺技艺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所谓“百工”,是指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考工记•总序》有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杨光宇先生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创作、教学与理论研究,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技艺情有独钟,对目前一些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状况大为叹惜,积极呼吁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并身体力行开展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会上他讲述了自己幼时在母亲身边初识印糕版,现在以花甲之年花大量时间收集千余块印糕版,并整理研究著成《中国传统印糕版》一书的经历。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印糕版作为一种日常用具虽已退出了百姓生活,但作为一项承载人们美好生活愿景的木刻艺术和手工技艺,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课题,正如杨光宇在书中所说“印糕版有的班驳,有的留有污渍,但它是迷人的”,以致于为了涉足这一前人未曾进入的领域,杨光宇恶补了大堆介绍民俗和食俗文化的书籍,在收藏品市场周旋于各地商户之间,长时间浸淫于此,最后写成此书。而这仅仅是他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斑而已。在会上他以此书撰写的心得抛砖引玉,希望引发更多有识之士来关心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深层问题。
这也正是浙江省逸仙书画院举办这次学术交流活动的主旨。目前传统工艺的抢救保护已迫在眉睫,此次活动将进一步凝聚各界有识之士的合力,增进社会共识,为加强民间百工技艺保护推波助澜。

要闻速递

更多

地方动态

更多

民革人物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
未经允许不得从本网站转载资料及信息,如获允许后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地址:省府路省府大院五号楼 邮编:310007 联系电话:0571-8705388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79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