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菲特,给宁波带来严重灾情。面对灾情,民革党员、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荣山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山,又有了强烈的冲动:一定要圆一个甬江淤泥资源化利用之梦!
1992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的王小山,虽然远离了自己的专业,其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突出成就,使之成为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墙体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珍珠岩协会副会长、宁波市建筑保温材料协会会长单位。近几年来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和“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各一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省市级科技项目7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多项新产品通过省市科技部门鉴定,已主编了《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系统技术规程》和《无机轻集料防火保温板通用技术要求》两项国家标准,成为我国无机墙体保温行业的领头羊。但王小山却以“轮机长”为网名怀念自己的专业,并养成了也许只有轮机长才有的特别关注江河通航能力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
面对甬江日趋严重的淤积,王小山心急如焚:如果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河道功能衰退、行洪调蓄及抗旱能力下降、水环境恶化、航运萎缩等严重后果。
滔滔甬江决不能成为龙须沟!
王小山认为,甬江除了自然淤积外,更为严重的在于无德运输商出于经济利益将大量的淤泥偷排在甬江及上游的奉化江、姚江上。要从根本上解决甬江淤积问题,唯一的出路是把淤泥作为资源消耗掉。企业发展到一定实力后,王小山决定把甬江淤泥的资源化利用作为公司今后的主攻方向,为家乡宁波的永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企业家,王小山首先要解决的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可能性。由于甬江淤泥的含盐量较高,他联系了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博士生导师王智宇教授,与浙大达成了合作研究甬江河道淤泥制备烧结多孔砖的关键技术协议,三年的合作攻关,终于解决了生产、环保等一系列技术问题,该项目还被宁波市科技局列为2009年宁波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已于2011年通过验收。第二要解决的是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性。由于生产的原料淤泥不用愁,产品砖块的销售又没问题,虽投入不菲,却能保证企业有一定的利润,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要解决的是实施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得有一块面积不小的场地来消纳建筑渣土、河道淤泥及厂房建设。
万事齐备,独缺场地。王小山向有关方面申请,提出要么利用北仑电厂为消纳粉煤灰而围垦的部分海涂,要么由他们自己负责围垦一片海涂作为消纳场地。要申请到数量较大的土地资源,哪怕是海涂围地,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王小山想尽办法,甚至于与宁波电视台配合,就甬江淤积的严重程度和淤泥资源化利用问题做了一个系列专题报道,以引起民众的关注;并运用民革参政议政的舞台,在宁波市政协大会上作了《化废为宝,实现我市废弃泥浆及淤泥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大会发言,以得到高层的理解和重视。王小山的种种努力,终于看到了希望,时任中共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在《利用三江淤泥及建筑渣土制砖,实现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共赢》的简报上,于2011年8月15日作了“请政府认真研究。若可行,要积极采纳,并组织实施。”的批示,当时的市长、现任市委书记刘奇也在简报上作了批示。
要闻速递
地方动态
民革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