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革 >> 学习园地 >> 理论研究

从小兵到团长

2014/04/04 来源: 李 野
   一个农村青年,家境贫困,受学校教育不多,由于爱好学习,几十年间断断续续粗略读过《史记》《庄子》《易经》《三国演义》及近现代本国历史和古体诗词等书籍;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正义感。为谋出路,投军当小兵,历经二百多场大小战斗,在硝烟中锤炼成才,凭战功和才干逐步升迁为上校团长。其大好年华在沪、嘉、湖、苏地区奋勇坑日和起义反蒋的战争连续剧现实版中,突显丰富多采,可歌可泣!
    孙英杰,又名善超,原藉皖北砀山县孙老家村。1936年春,虚龄18岁时入伍国民党独立四十五旅当兵,机灵勇敢,翌年被任命为班长。参加上海“八。一三” 抗日战@迫廷aQQ争。同年11月,上海我军大撤退到松江,国民党军数千名官兵集体被俘,关押在宝山战俘收容所,过着奴隶生活。他于1939年初潜逃出獄,即在昆山北部(德清县新市镇附近)参加罗堂阶领导的游击队,原为抗日救国,咋知罗堂阶率队向汪伪投降,驻扎于昆山县城,罗任连长,孙为班长。1940年9月,孙部被调防桐乡县灵安镇,駐地与敌寇一房两院。由于強烈的爱国心,在无外应的情况下,决定倒戈反正。10月1日午夜,待巡夜日军走后,孙叫醒19名同院士兵,晓以大义,简单动员,决定反正,不发一枪,以刺刀杀死21名日寇。共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40余枝。此时孙仅22岁,做出生平第一大事。初战告捷,迅速转移。孤鸟无依,途中巧与国民党28军192师118团一连会合。數天后,师长王育将军接见孙,约十余日后被委任为连长。国民党广播电台称誉孙的反正杀敌、胜利回归事迹为“浙西第一声” 。1941年1月,国民党28军军长兼第三战区第一游击区总指挥陶广将军○1在于潜县元鋪村召见孙,並于干校大会上誉孙为“民族英雄” 。1941年2月孙被保送中央军校接受正规军事学习,由此结识志同道合的知心战友。
    孙于1942年7月被调任桐乡县自卫大队长。次日即率部在桐乡县城南史家桥镇伏击日寇,旗开得胜,毙敌8名,缴获步枪5支。不久,以突击小组夜袭崇德县城郊日寇絲厂,缴获轻机枪1挺,短枪2支;常常袭击来往运河的敌船。孙的原则是:他不找我,我就找他,争取主动,从不超过十天不打仗,好处是:让部队处于臨战状态,不敢懈怠;缴获敌械,壮大自己;扬我军威,让民众看到曙光。
    孙威名日盛,陶总部于1942年10月调其任江苏省保安第九团上校团长,集中整训后仍驻军桐乡。正值日伪“清乡” ,孙部先头部队伪装敌军偷袭桐乡县南日镇,出奇兵制服汪伪军百余名,缴获全部枪弹。迅即奔袭18里,再袭屠甸缜,三个碉堡被迅占二个,另一个久攻始克,孙部有所牺牲,因而怒杀拒不投降的汪伪中队长及排长。此役缴获轻机枪6挺,步枪3百余支,俘汪伪兵2百余人。迅速奔驰6里再袭崇德县的高桥镇,汪伪固守顽抗,孙部瞬间伤亡七、八名战士,坚持至黄昏,汪伪逃窜,孙部追击。虽属胜仗,伤亡也达十余人,孙的军校同学、营长施礼先不幸阵亡。攻克高桥镇的次日,不远处的北日镇日寇据点不战南逃,龟缩在桐乡县城。自


此,北至垌乡县城和运河沿线,南至沪杭铁路约60华里,东至海宁县硖石镇火车站,西至崇德县城约80华里之间再无敌伪据点。关于此次战役,孙部官兵不无得意地归纳为“奇袭南日镇,硬攻屠甸镇,善战高桥镇,吓跑北日镇” ,传为美谈。
    进入春天,按当年战争规律,比较平静清闲。孙自知:乌合之众,进攻仗好打,士气旺盛,易取胜;如被动挨打,老干部、老战士能坚持战斗,新参加的战士信心可能不強,甚至一哄而散。因而必须加強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信心。常与营连长瞎聊天,将战争实践比照古近代战例,交流心得,获取知识,以补不足。
    1943年底,得到几次补给,孙部壮大到1200人,既有迫击炮连,也有重机枪连,军威大振。
    活跃在杭嘉湖一带的抗日游击队有几部分,敌寇对孙是“情有独钟” “特别照顾” ,于1944年1月调集2千余兵员,四面合圍推进 ,梦想全歼孙部,妄图在桐、崇、海边区重建“新秩序” ,由老谋深算的大佐坐镇硖石统一指挥,一名叫山下次郎的少佐驻防南日镇,全线布署,却无一个汪伪军参与。贴出告示,宣称打死或活捉孙某必有重赏。搞得百姓惶惶,战士担忧。部下劝孙暂离封锁圈,孙坚拒。
    孙部战士百分之九十是原住民,易于分散隐蔽。战斗开始前三天,孙部化整为零,伺机作战,隨即决定转被动为主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鬼子吃睡难安。要求各连每日至少要击毙一个鬼子,多则有赏。因而每日都有捷报。一周时间,共歼敌百余。日寇相应改变战法:逐村搜查,孙部被俘20余人枪。敌既化整为零,孙则集中优势兵力,猛冲防守运河大桥日寇,双方各有死伤。孙部过桥往北进入吴兴县境,跳出敌寇包围圈。在吴兴县練市镇以南休息,要求一小时内吃完饭,准备迎战尾追之敌。刚十时半,敌寇果然追上。登高眺望,估算追兵不到三百,决定吃了它。命令前哨连在敌人进犯一排枪后我部主动撤退,敌寇冲进我方预设袋形阵地中心,四面夹攻,激战一小时,狼狈溃败,毙敌130余,其中有少佐山下次郎手握指挥刀,肩背图囊和望远镜,头与腹均中弹而亡。此役共歼敌3百余人,缴获机枪3挺,步枪近百支。二个轻伤敌寇被释放,在其背上各贴白纸条,上书“苏保九团打死少佐山下次郎等150余人” ,分两路放回。在山下次郎尸身贴着孙的即兴杰作:“呜呼哀哉,山下少佐,仕官高材,皇军姣姣,意报灵安之仇,竞遇运河惨殂,此番魂归故土,转生不敢再来。”据说,这个山下次郎就是灵安之役被孙所杀的敌小队长的娘舅。桐乡县政协编写《建国50周年纪念特辑》前函请孙证实。(孙信告知:生平第一次拿稿费40元)
    1944年2月中旬,孙部回南日镇休整3个月。5月下旬起,敌集结1千余兵力,分5路合击孙部,孙早察觉,全部撤出驻地,分4处各派一连备战,孙亲率1个重机枪连、5个步兵连隐蔽于要害,敌人扑空,分十多路搜查,无所获。却撤出驻地5路合击孙部,孙早察觉,全部撤出。分4处各派一连备战,孙亲率1个重机枪连、5个步兵连各自隐蔽,敌人扑空,分十多路搜查,无所获。
    孙部变換战术:对恫乡之敌打狙击战,对其他几路之敌有意放跑,打追击战。旁晚战斗打响,对桐乡之敌无所获。“老虎连” 追击斜桥之敌,毙敌2O余,缴获甚丰。转瞬进入8月,敌各据点兵力有所减少,崇德之敌仅8o余,储备枪支弹药颇丰,是块“肥肉”。孙准备智取:分兵数路诱敌出城,未果;而数路诱敌小组在扶驾桥、斜桥车站、石湾镇三地分别“顺手牵羊”,袭击敌伪,各有所获。
    很快转到1945年3月,陶总部电令孙部挺进苏南各县,总部乐参谋送交陶的亲笔信,说是:英美盟军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上海附近登陆,派孙部作为先头部队与盟军会师。因此已内定你为192师副师长,可以此名义对外活动。孙点头称是。心中明白:游击队离开根据地进入敌后行吗?翻译人员呢?无非不是亲生儿子不肉痛,让我部打冲锋罢了。孙乐意接受这九死一生的艰险任务,因为为国家民族而战是军人天职,战死疆场也幸福!立马组织百余人的先遣队,配备既有的最好的武器装备,由军校同学、副团长詹文耀率领即日挺进淀山湖地区,是江苏省南部昆山、吴江、青浦三县交界处,十余日后孙率所部二千余人分批跟进。以陈墓镇为中心,最终目的地是越过沪宁铁路,从昆山北部东指接近刘河海口,必须先取甪直缜,这是必爭之地。
    甪直镇驻有汪伪军百余人,日寇往返不定。周围河汊多,桥梁少,水路交通靠船只,易守难攻。孙部派员侦察,熟悉敌情地形,汪伪军已望风而逃,孙即将团指挥部移师甪直。不久,附近发现轮船,鸣枪喝令停靠,6个鬼子押运一百多大捅酒精和芦苇。随即处死日寇,自此拥有小火輪。为了早日穿越沪宁路,一面建设区乡政权,宣传抗日形势,一面以不规则的频繁活动,摸清情况,掌握规律,以静制动,麻痹敌人。
    约二个月,时机成熟,组织二百余人的昆北先遣队,孙亲率达敌人据点。晨6时许,敌即来搜索,激战3小时,敌弃尸逃窜。下午2时许,敌又跟踪而至。孙部假撤诱敌,如此反复三次,弹药消耗十之七、八,高连长不幸阵亡。



    三日后,孙先分派便衣潜入任阳镇,自带2o余人伪装敌寇,潜入镇公所,以翻译自居,伪镇长居然将中国兵人枪说得基本符合。孙强迫伪镇长带路至街道中心,对圍觀民众列诉汉奸罪行后处死。宣布:凡向敌人鸣锣报警者即为汉奸,杀无赦!收效良好。
    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宣布投降后,孙部奉命首先进驻昆山县城,维持治安,不久调防江苏省会镇江市,直至退伍复员转至浙江。孙等十多名退役军官被安排在民政厅,与我同科,相交日久,志趣相投。
    解放战爭捷报频传,杭州国民党政权逐步瘫痪。我自幼接受新思潮,身在国民党政府内部,深感蒋政权之不可救药。多年挚友中有中共地下党员和金萧支队潜伏人员,受他们长期影响和指引,与爱妻多次慎重考虑,决定拒绝去宁波转台湾,迎接人民政权的诞生,因而参与了以孙为首组织的反蒋起义,计划与金萧支队隔江呼应。孙早已在他的根据地桐乡干得热火朝天,战绩可赞。1949年4月中旬如约派员來杭迎接我们一行5人,其中一名转业军官,余为浙大等校学生。
    在我们到达之前孙部已缴获周围乡镇一级的国民党自衛队、警察派出所枪械;保卫七、八座大粮仓,阻止蒋军运沪资敌,以便供应南下大军。孙打出起义反蒋迎接解放的大旗后,曾遭浙西反动部队的追击。孙部的番号为“中国民族自卫军浙西独立支队司令部”。 此系孙在浙江省训练团学习时,教育长陈惕庐先生○2多次找他谈话研讨后决定的。1949年4月24日,驻桐乡乌镇解放军派员牵一匹战马给孙作座骑,率部去乌镇接受收编,首长表示欢迎,宣布政策,同意我们新参加的5人回杭州各自原单位听候接管。
    孙兄之后来信告之:1949年5月3日,27军80师李政委邀他去垌乡县城会晤。后隨大军参加解放上海战役,曾奉令指派所属参谋长朱影漁和副司令聂闻远去驻沪蒋军策反,不幸均被杀害。直至1985年春,上海市公安局奉公安部命令核实公安史料中有关孙及朱、聂的具体情况,拟将朱、聂家人作为革命遗属享受优侍。
     新中国建立后,孙家高悬“光荣之家”牌匾。他调入三野政治部学习二年多,1951年冬转业到苏北建设农场农业科工作,1957年支农回乡,当地老干局給予帮助。85岁时因肝癌逝世。乍闻恶耗,不胜悲怆。根据他多次口述和信件,查阅相关史料,作文追忆,聊表敬慕之心和深厚情谊。
○1据《浙江都市快报》2011年6月30日“金周讯” 头版文章说:坑日名将陶广原任国民党28军军长,于抗战胜利后,被蒋介石以权术使其成为光干司令,脱离军界。1948年在杭州隐居经商。进步人士马文车奉民革中央李济深之命来杭劝说陶广联共反蒋,陶广同意,召集旧部。不幸起义未成,均彼潜伏的军统特务抓捕。后被我方突击队连夜救出。
○2上海市公安局查敌留档案,说孙英杰是民革浙西负责人。据民革中央组织部1985年5月13日查复:“陈惕庐解放前是孙文主义革命同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曾任孙盟常委、组织部长、浙江支盟书记,进行反蒋民主活动,于一九四九年九月被杀害于上海虹口宋公园,英勇牺牲。至于陈惕庐与孙英杰的关系及其起义情况,我部则无案可查,提供不出什么材料。”

要闻速递

更多

地方动态

更多

民革人物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
未经允许不得从本网站转载资料及信息,如获允许后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地址:省府路省府大院五号楼 邮编:310007 联系电话:0571-8705388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79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