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革介绍
要闻速递
同心民革
智慧民革
博爱民革
活力民革
网上民革
地方快讯
党员之家
民革人物
学习园地
视频播报
民革章程
民革简介
领导班子
组织机构
下属实体
资料中心
快讯
专题
省直支部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省直支部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衢州
舟山
台州
丽水
前辈风范
骄傲人物
民革带头人
人物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革
>>
学习园地
>>
理论研究
从小兵到团长
2014/04/04
来源:
李 野
一个农村青年,家境贫困,受学校教育不多,由于爱好学习,几十年间断断续续粗略读过《史记》《庄子》《易经》《三国演义》及近现代本国历史和古体诗词等书籍;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正义感。为谋出路,投军当小兵,历经二百多场大小战斗,在硝烟中锤炼成才,凭战功和才干逐步升迁为上校团长。其大好年华在沪、嘉、湖、苏地区奋勇坑日和起义反蒋的战争连续剧现实版中,突显丰富多采,可歌可泣!
孙英杰,又名善超,原藉皖北砀山县孙老家村。1936年春,虚龄18岁时入伍国民党独立四十五旅当兵,机灵勇敢,翌年被任命为班长。参加上海“八。一三” 抗日战@迫廷aQQ争。同年11月,上海我军大撤退到松江,国民党军数千名官兵集体被俘,关押在宝山战俘收容所,过着奴隶生活。他于1939年初潜逃出獄,即在昆山北部(德清县新市镇附近)参加罗堂阶领导的游击队,原为抗日救国,咋知罗堂阶率队向汪伪投降,驻扎于昆山县城,罗任连长,孙为班长。1940年9月,孙部被调防桐乡县灵安镇,駐地与敌寇一房两院。由于強烈的爱国心,在无外应的情况下,决定倒戈反正。10月1日午夜,待巡夜日军走后,孙叫醒19名同院士兵,晓以大义,简单动员,决定反正,不发一枪,以刺刀杀死21名日寇。共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40余枝。此时孙仅22岁,做出生平第一大事。初战告捷,迅速转移。孤鸟无依,途中巧与国民党28军192师118团一连会合。數天后,师长王育将军接见孙,约十余日后被委任为连长。国民党广播电台称誉孙的反正杀敌、胜利回归事迹为“浙西第一声” 。1941年1月,国民党28军军长兼第三战区第一游击区总指挥陶广将军○1在于潜县元鋪村召见孙,並于干校大会上誉孙为“民族英雄” 。1941年2月孙被保送中央军校接受正规军事学习,由此结识志同道合的知心战友。
孙于1942年7月被调任桐乡县自卫大队长。次日即率部在桐乡县城南史家桥镇伏击日寇,旗开得胜,毙敌8名,缴获步枪5支。不久,以突击小组夜袭崇德县城郊日寇絲厂,缴获轻机枪1挺,短枪2支;常常袭击来往运河的敌船。孙的原则是:他不找我,我就找他,争取主动,从不超过十天不打仗,好处是:让部队处于臨战状态,不敢懈怠;缴获敌械,壮大自己;扬我军威,让民众看到曙光。
孙威名日盛,陶总部于1942年10月调其任江苏省保安第九团上校团长,集中整训后仍驻军桐乡。正值日伪“清乡” ,孙部先头部队伪装敌军偷袭桐乡县南日镇,出奇兵制服汪伪军百余名,缴获全部枪弹。迅即奔袭18里,再袭屠甸缜,三个碉堡被迅占二个,另一个久攻始克,孙部有所牺牲,因而怒杀拒不投降的汪伪中队长及排长。此役缴获轻机枪6挺,步枪3百余支,俘汪伪兵2百余人。迅速奔驰6里再袭崇德县的高桥镇,汪伪固守顽抗,孙部瞬间伤亡七、八名战士,坚持至黄昏,汪伪逃窜,孙部追击。虽属胜仗,伤亡也达十余人,孙的军校同学、营长施礼先不幸阵亡。攻克高桥镇的次日,不远处的北日镇日寇据点不战南逃,龟缩在桐乡县城。自
此,北至垌乡县城和运河沿线,南至沪杭铁路约60华里,东至海宁县硖石镇火车站,西至崇德县城约80华里之间再无敌伪据点。关于此次战役,孙部官兵不无得意地归纳为“奇袭南日镇,硬攻屠甸镇,善战高桥镇,吓跑北日镇” ,传为美谈。
进入春天,按当年战争规律,比较平静清闲。孙自知:乌合之众,进攻仗好打,士气旺盛,易取胜;如被动挨打,老干部、老战士能坚持战斗,新参加的战士信心可能不強,甚至一哄而散。因而必须加強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信心。常与营连长瞎聊天,将战争实践比照古近代战例,交流心得,获取知识,以补不足。
1943年底,得到几次补给,孙部壮大到1200人,既有迫击炮连,也有重机枪连,军威大振。
活跃在杭嘉湖一带的抗日游击队有几部分,敌寇对孙是“情有独钟” “特别照顾” ,于1944年1月调集2千余兵员,四面合圍推进 ,梦想全歼孙部,妄图在桐、崇、海边区重建“新秩序” ,由老谋深算的大佐坐镇硖石统一指挥,一名叫山下次郎的少佐驻防南日镇,全线布署,却无一个汪伪军参与。贴出告示,宣称打死或活捉孙某必有重赏。搞得百姓惶惶,战士担忧。部下劝孙暂离封锁圈,孙坚拒。
孙部战士百分之九十是原住民,易于分散隐蔽。战斗开始前三天,孙部化整为零,伺机作战,隨即决定转被动为主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鬼子吃睡难安。要求各连每日至少要击毙一个鬼子,多则有赏。因而每日都有捷报。一周时间,共歼敌百余。日寇相应改变战法:逐村搜查,孙部被俘20余人枪。敌既化整为零,孙则集中优势兵力,猛冲防守运河大桥日寇,双方各有死伤。孙部过桥往北进入吴兴县境,跳出敌寇包围圈。在吴兴县練市镇以南休息,要求一小时内吃完饭,准备迎战尾追之敌。刚十时半,敌寇果然追上。登高眺望,估算追兵不到三百,决定吃了它。命令前哨连在敌人进犯一排枪后我部主动撤退,敌寇冲进我方预设袋形阵地中心,四面夹攻,激战一小时,狼狈溃败,毙敌130余,其中有少佐山下次郎手握指挥刀,肩背图囊和望远镜,头与腹均中弹而亡。此役共歼敌3百余人,缴获机枪3挺,步枪近百支。二个轻伤敌寇被释放,在其背上各贴白纸条,上书“苏保九团打死少佐山下次郎等150余人” ,分两路放回。在山下次郎尸身贴着孙的即兴杰作:“呜呼哀哉,山下少佐,仕官高材,皇军姣姣,意报灵安之仇,竞遇运河惨殂,此番魂归故土,转生不敢再来。”据说,这个山下次郎就是灵安之役被孙所杀的敌小队长的娘舅。桐乡县政协编写《建国50周年纪念特辑》前函请孙证实。(孙信告知:生平第一次拿稿费40元)
1944年2月中旬,孙部回南日镇休整3个月。5月下旬起,敌集结1千余兵力,分5路合击孙部,孙早察觉,全部撤出驻地,分4处各派一连备战,孙亲率1个重机枪连、5个步兵连隐蔽于要害,敌人扑空,分十多路搜查,无所获。却撤出驻地5路合击孙部,孙早察觉,全部撤出。分4处各派一连备战,孙亲率1个重机枪连、5个步兵连各自隐蔽,敌人扑空,分十多路搜查,无所获。
孙部变換战术:对恫乡之敌打狙击战,对其他几路之敌有意放跑,打追击战。旁晚战斗打响,对桐乡之敌无所获。“老虎连” 追击斜桥之敌,毙敌2O余,缴获甚丰。转瞬进入8月,敌各据点兵力有所减少,崇德之敌仅8o余,储备枪支弹药颇丰,是块“肥肉”。孙准备智取:分兵数路诱敌出城,未果;而数路诱敌小组在扶驾桥、斜桥车站、石湾镇三地分别“顺手牵羊”,袭击敌伪,各有所获。
很快转到1945年3月,陶总部电令孙部挺进苏南各县,总部乐参谋送交陶的亲笔信,说是:英美盟军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在上海附近登陆,派孙部作为先头部队与盟军会师。因此已内定你为192师副师长,可以此名义对外活动。孙点头称是。心中明白:游击队离开根据地进入敌后行吗?翻译人员呢?无非不是亲生儿子不肉痛,让我部打冲锋罢了。孙乐意接受这九死一生的艰险任务,因为为国家民族而战是军人天职,战死疆场也幸福!立马组织百余人的先遣队,配备既有的最好的武器装备,由军校同学、副团长詹文耀率领即日挺进淀山湖地区,是江苏省南部昆山、吴江、青浦三县交界处,十余日后孙率所部二千余人分批跟进。以陈墓镇为中心,最终目的地是越过沪宁铁路,从昆山北部东指接近刘河海口,必须先取甪直缜,这是必爭之地。
甪直镇驻有汪伪军百余人,日寇往返不定。周围河汊多,桥梁少,水路交通靠船只,易守难攻。孙部派员侦察,熟悉敌情地形,汪伪军已望风而逃,孙即将团指挥部移师甪直。不久,附近发现轮船,鸣枪喝令停靠,6个鬼子押运一百多大捅酒精和芦苇。随即处死日寇,自此拥有小火輪。为了早日穿越沪宁路,一面建设区乡政权,宣传抗日形势,一面以不规则的频繁活动,摸清情况,掌握规律,以静制动,麻痹敌人。
约二个月,时机成熟,组织二百余人的昆北先遣队,孙亲率达敌人据点。晨6时许,敌即来搜索,激战3小时,敌弃尸逃窜。下午2时许,敌又跟踪而至。孙部假撤诱敌,如此反复三次,弹药消耗十之七、八,高连长不幸阵亡。
三日后,孙先分派便衣潜入任阳镇,自带2o余人伪装敌寇,潜入镇公所,以翻译自居,伪镇长居然将中国兵人枪说得基本符合。孙强迫伪镇长带路至街道中心,对圍觀民众列诉汉奸罪行后处死。宣布:凡向敌人鸣锣报警者即为汉奸,杀无赦!收效良好。
日本天皇于1945年8月宣布投降后,孙部奉命首先进驻昆山县城,维持治安,不久调防江苏省会镇江市,直至退伍复员转至浙江。孙等十多名退役军官被安排在民政厅,与我同科,相交日久,志趣相投。
解放战爭捷报频传,杭州国民党政权逐步瘫痪。我自幼接受新思潮,身在国民党政府内部,深感蒋政权之不可救药。多年挚友中有中共地下党员和金萧支队潜伏人员,受他们长期影响和指引,与爱妻多次慎重考虑,决定拒绝去宁波转台湾,迎接人民政权的诞生,因而参与了以孙为首组织的反蒋起义,计划与金萧支队隔江呼应。孙早已在他的根据地桐乡干得热火朝天,战绩可赞。1949年4月中旬如约派员來杭迎接我们一行5人,其中一名转业军官,余为浙大等校学生。
在我们到达之前孙部已缴获周围乡镇一级的国民党自衛队、警察派出所枪械;保卫七、八座大粮仓,阻止蒋军运沪资敌,以便供应南下大军。孙打出起义反蒋迎接解放的大旗后,曾遭浙西反动部队的追击。孙部的番号为“中国民族自卫军浙西独立支队司令部”。 此系孙在浙江省训练团学习时,教育长陈惕庐先生○2多次找他谈话研讨后决定的。1949年4月24日,驻桐乡乌镇解放军派员牵一匹战马给孙作座骑,率部去乌镇接受收编,首长表示欢迎,宣布政策,同意我们新参加的5人回杭州各自原单位听候接管。
孙兄之后来信告之:1949年5月3日,27军80师李政委邀他去垌乡县城会晤。后隨大军参加解放上海战役,曾奉令指派所属参谋长朱影漁和副司令聂闻远去驻沪蒋军策反,不幸均被杀害。直至1985年春,上海市公安局奉公安部命令核实公安史料中有关孙及朱、聂的具体情况,拟将朱、聂家人作为革命遗属享受优侍。
新中国建立后,孙家高悬“光荣之家”牌匾。他调入三野政治部学习二年多,1951年冬转业到苏北建设农场农业科工作,1957年支农回乡,当地老干局給予帮助。85岁时因肝癌逝世。乍闻恶耗,不胜悲怆。根据他多次口述和信件,查阅相关史料,作文追忆,聊表敬慕之心和深厚情谊。
○1据《浙江都市快报》2011年6月30日“金周讯” 头版文章说:坑日名将陶广原任国民党28军军长,于抗战胜利后,被蒋介石以权术使其成为光干司令,脱离军界。1948年在杭州隐居经商。进步人士马文车奉民革中央李济深之命来杭劝说陶广联共反蒋,陶广同意,召集旧部。不幸起义未成,均彼潜伏的军统特务抓捕。后被我方突击队连夜救出。
○2上海市公安局查敌留档案,说孙英杰是民革浙西负责人。据民革中央组织部1985年5月13日查复:“陈惕庐解放前是孙文主义革命同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曾任孙盟常委、组织部长、浙江支盟书记,进行反蒋民主活动,于一九四九年九月被杀害于上海虹口宋公园,英勇牺牲。至于陈惕庐与孙英杰的关系及其起义情况,我部则无案可查,提供不出什么材料。”
相关阅读
要闻速递
更多
推动文化转型升级 助推常山文化发展
省委会科技、“三农”服务团赴淳安县参加农业科技下乡暨“五送”服务
【全国两会】吴晶:浙江智能化社会治理经验应在全国推广
秉承中山精神民革 永康市基层委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博爱·牵手”民革浙江省委会在海宁建医疗服务基地
丽水民革市直女党员和青田女党员共植“同心林”共庆“三八节”
视频播报
更多
王天鸿
蒋胜男
刘国铭
陈金良
地方动态
更多
秉承中山精神民革 永康市基层委
“博爱·牵手”民革浙江省委会在
祖统联谊专委会和松阳县支部走访
民革丽水市委会2017年度工作会议
十三届省委会监督委员会来台州开
民革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小组赴福州
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来金参观
民革金华市教育总支部 举行“喜
民革人物
更多
董铭勤:在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
金颖英:立党为公,充分发挥民革
朱立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
沈岩明:传道授业为典范,参政议
王会林:为了肩上那份责任
王小同:传承·责任·担当
葛素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袁建树:德艺双馨的“光明使者”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
未经允许不得从本网站转载资料及信息,如获允许后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地址:省府路省府大院五号楼 邮编:310007 联系电话:0571-8705388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79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