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民革 >> 地方快讯 >> 温州 >> 地方快讯

【基层动态】留住“乐清记忆” 绽放“活力之花” 乐清民革党员为老城“焕新”支妙招

2024/04/15 来源:

  

  老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重要的城市功能,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日前,乐成街道北大街上的8处百年老建筑启动修缮,修缮工作将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确保这8处代表性建筑重现风采,此次修缮的8处老建筑大多有百年历史。

  近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城建设发展,整体谋篇布局,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推进老城面貌不断改善,全力打造“醉美之城·幸福乐清”。当前老城建设中,如何既能留住“乐清记忆”,又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日前,市政协组成调研组,对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乐清老城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山水古城。北倚凤凰山,西靠西象山,东依东塔山,位于群山夹峙的谷地中,城中有母亲河金溪、银溪穿流而过,街巷布局呈鱼骨状,自北宋延续至今。自古以来乐清老城就是南北交通要冲,曾经商贾云集,市井商贸繁荣。民国十年至二十五年,乐成工商户有220余家,其中北大街的商户达到94家,经济商贸活动十分发达。但是,随着乐清滨海新区的崛起和城市中心的转移,老城区逐渐失去往昔繁华。

  近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对老城区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提升,如新建了南门文化公园、西岑公园,拓宽提升了建虹北路、人民路、清河南路、清河北路等,新增了老党校、老人民医院、老看守所等公共停车场,大大改善了人们在老城区的生活体验。

  但是,当前老城区依然存在着“人气、商气、‘底’气”不足的现象,乐清人的“城市记忆”随着“拆改建”逐渐消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老城任重道远。在处理老城区更新的方式上,当前政策主要以政府补偿房款、发放房票拆迁安置,或直接回购为主,但由于财政有限,规划难以自上而下一次性执行到位,老城更新改造面临“政府改不动”,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出现“市场进不来”的困境。大部分居民宁愿重新购置房产,迁居新区,导致人气渐消。

  “一些项目因种种原因推进缓慢或停滞不前,这也导致了部分商户不愿‘空等’,陆续搬离。”政协委员调研中还发现,老城区一些老的建筑和设施被拆除后,没有新的进行替代;一些配套设施老化,无法满足居民和游客需求。如部分老城区仍存在停车场和车位数量不足、背街小巷“有路灯不亮”等问题。

  老城区的东、西、南、北4条大街曾是乐清最核心、最热闹繁华、最具烟火气的街道。但当前老城区商业业态传统、单一、低端,缺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核心“灵魂”,没有竞争力和特色。如部分老街以小杂货店、小卖部、老式理发店为主;餐饮方面,缺乏吸引年轻人的特色消费场所;“玩乐”方面,缺乏影院、亲子、智能健身等休闲娱乐相关业态,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许多城市,老城的改造和发展呈现“景区化”效应,兼顾人气又有商业价值,但目前乐清的老城区却未能迸发“吸引力”。其实乐清老城区人文遗产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东塔),县(市)级文保单位4处(白鹤寺大殿包括华山海法师塔、文虹桥、丹霞山摩崖石刻、蔡氏兄弟合葬墓),文保点3处(徐可楼民居、西象山“勺泉”摩崖、“沐箫泉”摩崖石刻)。但是,这些建筑物的历史文化挖掘不足,宣传不充分,很多乐清人特别是年轻人知之甚少。

  调研中,委员们也发现,老城区的改造计划中,一些细节没有很好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而新兴的文化业态植入又不够充分,导致了老城区发展动力欠缺。如原来丼树文创园里有特色咖啡馆等吸引年轻人的新兴业态,每周六晚上还有特色跳蚤市场等,但丼树文创园被拟设定为文保单位后,原业态被要求迁出,消散了人气,也消磨了年轻人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聚焦“向优而为”安居旺人气

  委员郑剑:出台明确政策,完善老城区的近、中、远期规划,明确“拆”与“不拆”“征”与“不征”的范围,确保政策稳定可期,让老百姓心里有底。老城在规划建设特别是拆后重建时,务必做好前期功课和风险评估,确保改造后老的历史文化韵味不流失,新的业态铺设可实现可持续。委员童丽雏:完善配套设施,精细化更新铺设老城区配套设施,满足老城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如增加电影院等文娱配套设施;改善卫生院、公办学校等公共设施的硬件条件;提升市政设施,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借鉴无锡市动态公交和响应式停靠服务的做法,探索在老城先行先试网约公交车方式,缓解人们出行难、停车难问题;对公共空间进行微改造微提升,引入一些公共艺术装置和景观雕塑,实现“融景于人,人景合一”。

  ●聚焦“向新而生” 兴业聚商气

  委员陈琼丹:规范管理,统一招商,分区域打造“一片一主题、一街一特色”的业态布局。如在北大街区块打造以历史古迹、民间博物馆、艺术工作室、休闲娱乐餐饮等为主的人文业态等。通过减免租金、提供创业补贴等方式,吸引企业、商户特别是年轻人群体来老城进行商业创业,重新聚起朝气蓬勃的新商气。培育特色业态,在老市府周边培育婚庆配套产业业态,打造网红打卡地,盘活周边市场和产业;以北大街为中轴,在周边打造乐清传统餐饮产业,让人们品味“舌尖上的乐清”。

  委员王程:引入网红餐饮、文化艺术、休闲体验等新兴业态,打造多元化、市井化、大众化的特色城区。如吸引一些有创意的品牌和概念店入驻,注入新的商业活力,可参照当下热门的雁荡古洞咖啡馆、MOJ咖啡黄檀硐店的“景区+咖啡”新业态,打造“市集+咖啡”“老房子+咖啡”等新模式;举办传统文化节日庙会、艺术展览、灯展、美食节等,吸引

  更多顾客和游客前来消费和观光。

  ●聚焦“向美而行” 乐游强底气

  委员杜翠萍:加强保护修缮,不破坏老城区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保存利用既有建筑,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加强历史古迹建筑修缮,对街区内建筑按历史文化价值分类评估,明确修复保护的等级和方法,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建筑元素。此外,保留一部分原有店铺形态,使原街区的历史文化氛围不因改造而消失。

  委员屠勤秧:深挖古迹文化,如挖掘乐清县衙遗址、沐箫寺等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整理沐箫寺关于王子晋的传说;将“三贤祠”打造成集研究、考证、纪念为一体“宋韵文化”等。同时,将这些“文化”和北大街历史街区、乐成八景、乐清十古等景点串联起来,做到“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打造老城文旅新名片。

  委员陈栋:植入新兴文化,打造文化打卡地,如打造城市记忆博物馆、里院(小型主题)展览馆等,在古建筑里展示文化资源、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方式,将建筑文化与商业业态相结合,展示老建筑独有的文化魅力。引入非遗馆分馆,让非遗“活”起来,让人们可以沉浸式地体验非遗文化如乐清细纹刻纸、蓝夹缬等。做好宣传文章,可以将老城的宣传资料制作成微电影或者短视频,在新城区大型LED屏、S2线等多平台播放,讲好乐清老城故事。图文来源:乐清日报

编辑:许建其

要闻速递

更多

地方动态

更多

民革人物

更多

版权所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
未经允许不得从本网站转载资料及信息,如获允许后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地址:杭州市密渡桥路51-1号 邮编:310005 联系电话:0571-87053884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79号
技术支持: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有限公司